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 页 基地简介 发展历程 领导关怀 资质荣誉 技术成果 服务体系 人才培训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浅谈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

发布时间:2013-3-22 14:31:32    点击数:
来源:佛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作者:黄南飞 
  随着城市地面用地日趋紧张,部分城市功能转入地下,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立体空间开发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高强度、多样化、规模化的地下空间开发需要广泛、系统、深层次的地下空间信息,但职能分散、共享度低、适用范围小、智能化程度低、标准不符的现有地下空间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必须探讨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全方位、全时段的地下空间信息数据库,搭建综合信息平台,智能化整合、综合分析、深入挖掘地下空间信息,更好更快的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维护管理以及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协同工作,提高地下空间管理的整体效率,以满足地下空间高强度、规模化的开发需求。
  一、地下空间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地下空间管理以人防管理为主,还有散落在规划、建设、消防等部门的地下空间管理模块,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且智能化程度与工作效率不高,随着地下空间的多样化、规模化开发,现有模式已经跟不上地下空间的高效、智能、高标准需求,管理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共享程度低,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各管理职能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地下空间信息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低,资源得不到整合利用;且现有的地下空间管理模式没有全面的动态信息采集与传输体系。
  (二)系统化、智能化程度不高。一方面,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监控、应用及后期的养护管理、健康状态评估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另一方面,现有的地下空间管理仅仅对信息进行单一的统计查询,不能更广泛更深层次更快捷地利用地下空间信息。
  (三)各职能部门协同处理效率不高。受地下空间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的约束,各职能管理部门之间无法形成无缝协同管理模式,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四)部分技术标准不能满足管理的需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强度的不断加大,大量地下空间转为商业用途,部分技术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管理的需求,如地下商场的防火防洪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等。
  二、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的主要特点
  地下空间管理中现存的问题要求我们实行更开放、更高效、更智能、更高标准且符合地下空间发展趋势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模式能有效的顺应地下空间发展与管理的需求。
  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利用数字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智能性来推进地下空间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从而实现精确精细管理,敏捷高效处置,全方位、全时段覆盖,大幅提升地下空间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信息整合全面化、高效化。一方面能实现全方面、动态化信息采集,获得全面完善的地下空间信息。另一方面能与其他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互联,有效实现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二是信息处理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对整合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全面、实时的地下空间信息数据库,具有智能化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模块,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同时,也能实现地下空间管理办公自动化。
  三是管理模式网络化、系统化。建立一体化的地下空间管理体系,打破部门隔阂,实现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无缝协同配合,极大地促进地下空间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满足城市日益发展和高效运行的需要。
  四是能有效推进城市数字化进程。城市数字化是必然发展趋势,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是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能推进城市数字信息化进程。
  三、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的关键节点
  笔者认为实行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使用,技术规范等四个关键节点,具体如下:
  (一)需要进行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全方位、全时段采集,获取必须的基础数据
全方位、全时段的信息采集为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提供可靠、实时、全面的数据,是数字化管理的数据来源,是进行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的信息基础。
  1.地下空间基础信息采集。一方面要及时收集、整理现有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包括纸质的和电子的),对纸质资料进行数字化。另一方面对城市现有及在建的地下构筑物及工程进行全面普查,并综合使用行政区划、地理网格、位置顺序等信息,对地下构筑物及工程进行系统编码,在网格中实行精确地理定位。同时,要整合分散在城市各主管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地下空间信息资源,为城市地下空间统一规划和开发利用服务。
  2.地下空间实时动态信息采集。动态信息采集能完成视频监控设备采集动态视频图像及图片,空气质量监测设备采集相关实时数据,监管人员上报信息、市民上报信息、灾害监控信息采集等。
(二)需要构建统一的地下空间综合信息平台,形成信息处理中心 
构建统一的地下空间综合信息平台,包含全面、实时的地下空间信息数据库,基础数据的深层次专业挖掘,预警应急等模块。该平台是实行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的大脑,应具备如下功能:
  1.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全方位整合现有电子政务资源及其他行政和公共资源,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当然,地下空间涉及人防部分是需要保密的,因此需划分用户等级,使其既具有保密性,又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共享;2.统一标准,拓展功能。统一数字信息平台的建设标准,使其具备扩展覆盖到所有部门和管理领域的功能;3.信息处理,数据综合。运用多样化的信息处理手段,整合各类信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建模,提供快捷、可视化的图文查询;4.专业挖掘,辅助决策。对地下空间信息资源进行深层专业挖掘,进行智能化综合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5.预警监控,及时响应。按照相关安全标准定义相应预警指标(如空气质量监测、危险源监测、灾害隐患监控等),动态实时监控预警指标,发现异常时自动做出相应的操作和处理,及时消除隐患。智能优化应急响应流程,提升应急反应的速度;6.业务链接,信息发布。业务链接实现办公一体化,并能完成系统管理、专题汇报、网络服务等工作的信息发布。
  (三)需要实现各职能部门任务的自动分配派遣,达到高效协同的目的
  建立一体化的地下空间管理架构,利用地下空间综合信息平台,自动实现对地下空间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管理等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包括领导指示、部门转发、监管人员上报、预警监控、市民投诉等)进行任务分类,并分配到相应的职能部门,达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规划、建设、人防、消防等管理部门之间的无缝协同配合,形成高效协同的地下空间管理模式,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效率。
  (四)需要推行更高更严格的地下空间技术标准,实现管理的高起点
  制定并发布符合不同地区(山区、丘陵、平原、滩涂等)地质、水文条件的地下空间开发环境保护规范、工程技术规范、防灾与安全施工规范,实现地下空间开发与管理的高起点。
  1.必须提高工程技术标准。如改变排风口设置,提升空气质量,由于污染的有毒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而沉积在空间下层,而现状地下封闭空间中大量平时排风口位于上层,有害气体浓度大大超标,因此,必须改善相关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将平时排风口设置在空间下层。
  2.必须完善地下空间开发环境保护标准,改善地下空间的生态环境。城市地下空间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设施转入地下,逐渐形成专家预测的“地上面积占三分之二、地下面积占三分之一”格局,完善地下空间开发环境保护规范,改善地下空间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3. 提高防灾与安全施工技术标准。如火灾和暴雨倒灌一直是地下空间管理的硬伤,必须着手提高防灾与安全施工规范,从源头上遏制此类事故发生。
  四、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的效益评价
  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地下空间管理相比,可产生五大效益:
  一是促进了各种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使各级、各部门实现互联互通,使各部门、各管理层次的人、财、物、信息、职能等管理资源实现整合和共享;使各种指挥、应急系统和监测、监控系统真正实现优化组合和共享,从而大大提高地下空间管理乃至整个社会管理的整体效能。
  二是促进了地下空间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实行全面、实时的地下空间信息存储、查询、管理和维护,智能化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迅速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缩短工作反应及处理的时间,结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是促进了地下空间管理网络化、系统化,推动了地下空间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促使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无缝协同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地下空间管理格局。
  四是促进了地下空间管理的高起点。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要求推行更高更严格的地下空间技术标准,保障了地下空间的规模化、可持续化开发利用。
  五是推进了城市数字化进程。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是数字城市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数字城市的扩展和延伸提供强大的支持,对数字城市的构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实行系统化、网络化、程序化、智能化的地下空间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全面提升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和手段,有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开发利用,有利于加快城市数字化进程。
  推荐信息
  相关信息
  搜索